![](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7-min.png)
于 du 都 zhen 珍 zhu 珠 fen 粉
传说某朝代于都禾丰村有一个家财万贯的富翁刘利本,想不发长工一年的工钱,向长工宣布,今年给他送年,不送鱼肉鸡鸭,改送大米做的点心,并要求颗粒圆润,大小一样,不能用油炸,不能用甑蒸,不能火炒,十二月十五日送给他尝,如果做得好就发工钱,如果不好今年的工钱一概抵消。长工老华哥回家给他妻子巧姑讲了此事,巧姑在鲤鱼蛋中得到启发,用大米做成象鱼蛋一样的东西,加上鱼汤、油、盐、香料,十二月十五日刘利本吃后,说好!好!并将工钱如数付给了长工,后来巧姑,不断补充加工程序,因为一颗颗亮晶晶象珍珠,人们便给它起了一个美名叫珍珠粉。
珍珠粉主产禾丰、利村等乡镇。首先将优质晚米或早米浸泡12小时,磨成浆,磨得越细越好,用白布垫在草木灰上,把浆过滤,待滤干,将粉块晾晒,进行筛制。筛的技术有讲究,一人持大孔米筛将粉筛入下层孔小的糠筛,持糠筛者不停地旋转,粉在筛内象滚雪球似地逐渐增大,待有绿豆般大小时,倒入另一米筛中过筛,留在米筛的颗粒就是初成的珍珠粉。然后倒在白布上,用鹅毛轻轻晾晒干燥珍珠粉便做成。吃的时候,先将清水烧沸,将珍珠粉徐徐撒入,边用筷子搅动,见珠粒沉入锅底即可捞入一冷水盆里浸漂,待珠粒膨胀成半透明状,然后捞出,兑入鸡鸭鱼肉等汤和佐料即可吃。
于都珍珠粉外形似珍珠玲珑剔透,用汤入味鲜滑可口、香甜细腻,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纯天然食品,别具风味。是客家人聪颖智慧的结晶,是客家饮食文化一朵奇葩。于都珍珠粉是于都人待客、馈赠亲朋好友的上好食用佳品。 于都县珍珠粉制作技艺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