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6-min.png)
寒冬时节,赣县区五云镇夏潭村却热潮涌动:大棚里,村民忙于侍弄一垄垄菜苗;村道上,货车把村民新摘下的时蔬运至村外,大巴则把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接进村里;借助远程教育系统,村幼儿园的孩子们正享受着大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村党支部书记谢瑞山告诉笔者,曾是省重点贫困村的夏潭如今脱贫了,可是干部带领大家抓生产谋发展的责任没有脱,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劲头也非但没有减,而且更加足了。在赣县区,像夏潭这样从贫向富、朝气蓬勃的村还有很多。
2020年如期退出贫困县序列后,赣县区随即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列入重要议事和干事日程。经过深入调研,该区推出“党建联群”惠民工程,从思想、组织和服务入手,充分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人文关怀等,转化为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脱贫后,赣县区把思想惠民活动作为“党建联群”惠民工程的重中之重,通过开展集中研学、“党员+群众”联学等多种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全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屋场会、乡村夜话、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先后举办“小康幸福你我他”故事分享会、文化惠民周和各类扶贫主题宣讲活动120余场次,参与群众累计达30万人次。
党支部是活跃在群众身边的“工作队”,其战斗力强不强,直接关乎脱贫攻坚成果能不能稳固、群众幸福生活可不可持续。为此,赣县区以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和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行动为契机,坚持以“质量提升”夯实基层战斗堡垒。一方面,以“换血+活血”强化支部建设,通过实行“红梯队计划”,着力培优建强村支部书记、村干部、农村党员、乡土人才等四支梯次队伍,全区村级后备力量库到目前已有1675人,越来越多先富起来的党员能人返乡竞选村干部。另一方面,着眼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育富民产业、促进乡村治理等工作,着力把支部建在产业链(网格)、党员聚在产业链(网格),让群众富在产业链、民生实事办好在网格上,2020年,全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预计达1.14亿元,村均可望达到41.24万元。随着乡村治理的深入推进,该区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的不少创新实践也取得显效,2020年,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现场推进会就把会场定在了赣县区。
在服务与关爱中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赣县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重要抓手。该区坚持党旗引领、支部靠前、党员争先,全面落实脱贫“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通过持续推进“党旗引领·五星创评”活动,推进志智双扶深度融合,让“铭党恩、跟党走”成为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同时,多方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和平台载体,合理设置党群服务中心,切实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制定惠民项目清单,由党员带头投工投劳,参与惠民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发起“暖春行动”关爱农村特殊群体,先后组织开展“情暖夕阳·爱老助老”“爱暖童心·一路同行”“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等系列关爱活动,对不同群体给予贴心关爱;组织力量对全区低收入家庭和残障、大病患者家庭等进行户情再摸排,充分发挥好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等惠民政策措施的作用,切实带给群众稳稳的安心和舒心。